评建工作手册【第六期】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6.如何考察教师的师德水平
教师师德水平主要包含如下内容:
(1)“履行岗位职责”是指教师爱岗敬业,严格执行教学工作规范。
(2)“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人格魅力,言传身教,正确引导学生。
(3)"严道治学,从严执救”是指学校领导和教师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科学的考核制度,全身心投入的教学态度。
(4)“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是指教师坚守严谨和诚信原则,充分尊重他人研究成果,无学术道德不端行为。
评估时要综合看: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教师进行的各种教学评估资料,专家抽查情况, 考试试卷和毕业论文(设计)审阅情况,学生对调查阅卷回答情况,专家随机听课对教师的评价及专家对用人单位和学生考察的结果。
27.如何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学水平高低是以实施培养方案的效果能否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来衡量的。主要考察学校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政策、措施以及效果。如: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学习成绩分布,学生满意度等;教师教学成果统计;专家组现场听课评估结果;实验课、毕业设计(论文)、考试的试卷质量及分析等教学环节所反映的教师教学整体水平。考察的主要方法是:一听:听课,看教学效果学生的满意度;二看:试卷分析、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获奖、教学效果;三问:深度访谈、访学生:四查:学生满意度调查、学生获得成长等:五访:毕业生情况、用人单位等。
28.如何考察教师培养培训
考察教师培养培训,一是看学校对提高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视程度;二是看制订专业带头人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以及成效;三是看是否采取“导师制”、“助教制”、行业实践等有效措施,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实践能力;四是看是否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在编教师脱产或在职“充电”,并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根据行业发展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胜任力。五是看是否健全教师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的举措及效果。
在考察教师培训时,专家还会注意教师发展中心的情况,要求中心按学术上有方向、专业 上有特长、教学上有特色、实践上有平台的要求开展培训工作。
29.如何考察教学基本设施和教学经费投入
教学基本设施主要包括各类教室(普通教室、语音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仪器设备、实习场所(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及其管理手段和年图书文献资料购置费、计算机网络利用、运动场面积和设施等。教学基本设施按教育部教发 (2004) 2号文件规定标准考察。所谓“基本达到”是指数据适当低于合格标准,但必须高于“黄牌警告”的标准,一般指二者间的中间值。
考察教学经费投入,主要看教学经费投入是否能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 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人民币,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
专家考察时,一看预决算的实际执行情况;二看账、物、卡的一致性;三看设备、场馆、图书等的利用率及增长、更新情况。
30.如何考察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
专业设置主要从四个方面考察,一是要符合学校的定位,是否制定了专业建设规划,是否重视特色专业建设;二是专业布局要符合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三是要符合教育规律,四是有专业设置条件要求。结构调整主要考察学校能否根据地方区域(行业)经济发展对人才阶段性实际需要,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注重特色专业培育主要考察学校是否制定了专业建设规划,能否遴选优势专业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建设要充分考虑地方性。
新办专业指评估时毕业生未满三届的专业。新办专业是考察的重点,主要内容为:新办专业的开设是否符合服务面向,开设依据和论证是否充分,专业口径、布局是否符合学校的定位,教学条件(如实验室、设备、实习见习教学资料、师资队伍等)是否基本满足培养要求,教学质量是否有保证,学生是否满意等。
学校在专业建设中,还需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要把专业建设思路是否清晰、措施是否得力、效果是否明显作为重要问题来思考,明确专业建设的思路、组织、程序、要求等;二是要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工作做具体、做扎实;三要重视专业团队建设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四是在“怎样办好专业”问题,要考虑与产业(行业)及地方需求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