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建思政 | Document Show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信息工程尚子轩    2017/5/23 8:41:48    

     

首先感谢学校给予我机会去长沙参加培训,短短三天的培训时间,我珍惜每一堂课,课上认真听讲做笔记、课下总结和反思,三天收获颇多,现在我对辅导员的职责和要求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在写这份总结的时候,我脑海里依然会浮现出很多培训时的画面:第一节课,曾力勤部长讲到的近几年湖南大学生自杀情况分析,数字及其背后的原因、规律都让人触目惊心;袁红梅老师讲到的同样患有偷窃癖的两个女生因为处理方式的不一样,人生也天差地别的案例,折射出辅导员工作职责的伟大和并行的风险;唐海波教授讲到的一个学生家长因为不听从学校的休学处理建议最终导致学生自杀的案例,侧面提醒着我们工作制度和流程严谨的必要性等等,让我深深觉得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辅导员拥有干部和教师的双重身份,也就意味着我们身上有两份责任与义务。现在的很多时候,由于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较多,从优先顺序来讲,很多辅导员首先注重日常行政事务,也就是以“干部”的身份工作居多,而在“教师”这一身份上思考和努力较少,或者把这些工作直接推给学生干部去做,甚至是直接忽略。“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传做人之道、授自立之业、解成长之惑”。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一边学习,一边反思自己的工作,偶尔觉得很后怕。有很多时候,我个人都把精力过的放在了“解惑”上,也就是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殊不知做好事前预防的教育工作更重要。培训中,多名老师都多次提到成长教育的重要性,而我自己仅在每学期开学时集中开展成长主题教育,后期更多的成长教育是主要针对问题学生的一对多、一对一教的进行。完全没有想过,大部分学生在不同的生活学习阶段都面临着选择和迷茫,但并不是每个人的问题都可以被察觉和被及时解决,所以我们忙碌的身影下其实隐忧实多。所以辅导员是个高危行业,在解决学生问题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可能因为知识欠缺、工作不严谨、学校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事故,从而给我们职业发展带来的不良甚至是破坏性影响。所以,为从根本上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有意识的保护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     加强专业心理知识和技能学习

辅导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找到更科学的解决方法;技能则是把知识转化为解决能力的工具,如学会接纳,倾听,共情等。一个优秀的心理辅导员懂得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主体,帮助学生发泄不良情绪,真诚的对待每一位有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来访者。但前提必须是要有扎实的心理辅导知识,能够应对和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才能真正的引导学生走出心情低谷,达到教育的目的。

另外一方面,是否具有心理咨询资质日后可能会成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标准之一。曾力勤部长表示,辅导员是否具备三级及以上心理咨询师资质可能会成为辅导员入职的必备条件。而且,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标准也会越来越高,因此,从这学期开始,我打算报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和考试,尽早掌握更专业的知识,具备更符合提供心理咨询的资质。也希望学校能大面积的组织和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资格考试和培训,提升整体辅导员的专业素养。

二、     加强精神卫生法学习,并积极研究相关案例。

辅导员、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是否具备心理治疗资质?我们在做学生心理异常干预时应如何把握度?在送学生进行心理治疗的时候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果家长不同意学生入院治疗怎么办才不违法?学生急性发作心理异常、障碍、或重症疾病时,有自杀倾向或伤人倾向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等等问题,这些都是我从未从法律角度思考过的问题,所以,因为“好心办事”却违反法律的情况非常有可能出现在我自己身上。认真学习精神卫生法,可以为我们依法处理应急情况提供思路,更能保护学校和我们自己的安全和利益。分析案例才能在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最终形成一套套合理又合法的处理方案供我们参照。

三、     建议学校审查和完善已有的日常和应急制度流程建设。

完善的制度和流程,不仅可以为处理日常心理咨询和应急心理状况提供可参照的执行标准,使学生心理咨询得到合规有效的结果,更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免学校和辅导员的责任,是相关责任人的努力付出得到有效保护。导致心理咨询结果的原因是多元的,首先保证制度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能有效提升咨询效果。培训过程中,多名教授都提到有些学校因为制度不健全、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师老师工作流程不规范、学校其他部门不配合等原因导致事故的案例,这些客观问题都最终给相关学校声誉、经济造成了直接影响,更是给相关的辅导员、心理咨询老师带来了职业上的冲击。所以参照精神卫生法精神和学校现有的流程制度,对学校现有的组织和处理制度进行整改很有必要。

四、     重视心理普查和各种心理健康培训。

心理普查是筛选、排查可能有心理问题学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普查结果应建立学生异常心理档案,并作进一步了解和筛查,将跟进结果及时反映到档案中。进一步筛查后仍存在的问题的学生就需要引起辅导员的注意,及时的心理咨询和不定期的回访是肯定必要的,涉及到家庭问题时,应进一步与其家长沟通了解情况。同时,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帮助大学生自我认知,并鼓励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多开展互动性强、参与热情高的心理体验活动,引起更多大学生的注意自己及周边同学的心理健康。

大一是开始独立规划新生活的阶段、大二是学生校园生活及人际关系适应集中体现阶段、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是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压力集中的阶段,建议学校都应针对这些学生群体适时开展不同侧重的心理普查,防患于未然。同时要有针对性的测试问题设置,不能因为题量太大影响学生的参测兴趣和认真程度。

五、     加强培养学生心理干部

辅导员不可能深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个角落,而且很多学生心理异常往往出现在课堂和自习以外的时间,因此培养同学们之间相互关心、相互观察的氛围,尤其是专门培训部分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心理干部,可以更好的开展学生心理异常情报收集工作。另外,培养学生心理干部,可以很好的利用朋辈辅导的优势,处理更合适年龄相仿的同学进行心理引导的工作,在达到良好目的的同时,减轻辅导员的工作量。

总之,此次培训活动收获多,反思也多。知识的欠缺、工作流程的不严谨、学校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并不会因为我们辅导员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热情负责的工作态度,就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枕无忧,专业的知识技能、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完善的应急机制才是我们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有效的保障。今后,我将加强心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并带动身边的辅导员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更好的为学生们服务,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尚子轩

2017年5月22日

 


尚子轩老师做为优秀代表上台发言(共10名优秀学员)

获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