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 Document Show

转发 湖南省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报名启动

 信息工程    2025/5/23 9:11:0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新时代社科普及能力建设,更好发挥社科普及在价值引领、文化传承、知识传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省社科联、新湘评论杂志社拟联合开展第三届“人文社科之光”湖南省社科普及短视频征集与评选活动,报名通道(https://www.cnxxpl.com/rwskzg)已开启,欢迎广大社科工作者(单位、团体及个人)积极报名参加。

一、大赛主题

非遗流芳·博物札记:奇妙社科知识之旅

二、主办单位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

三、参赛对象

单位:各市州、县市区社科联,高校社科联,企业社科联,社科普及基地,社会组织,各类教育机构、文化传播机构、自媒体单位;

个人:凡热爱社会科学普及事业和乐于参与普及推广社会科学知识的社科普及工作者、社科普及爱好者、大中小学生等均可报名参赛。

四、奖项设置

大赛设一等奖8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0名,优秀作品奖20名,从获奖作品中择优推荐代表作品参加全国第三届“人文社科之光”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

五、作品要求

(一)主题内容

参赛作品须紧扣大赛主题,以纪实、动漫、讲述类短视频,普及宣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可选以下三类主题:

1.非遗里的人文社科知识。围绕各地的特色非遗文化,通过声情并茂的镜头语言,聚焦非遗背后的历史故事、社会变迁、民俗风情等人文社科元素,探索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文化内涵等,生动展现其背后的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以及艺术学等方面的知识,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2.博物馆中的文化符号。 深入挖掘各地博物馆特色文物中蕴含的独特文化符号,通过社科普及的视频镜头,解读这类符号背后的社科知识、文化内涵、价值意义,全面展现文物所承载的特有文化价值、人文精神等内容。

3.生活中的社科知识。 聚焦百姓日常生活,挖掘蕴含其中看似普通平常,实则“日用而不觉”的社科知识,以社科普及新鲜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镜头方式加以生动呈现,积极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和理论成果、弘扬人文社科精神。

(二)作品形式

作品分为原生创作组和AI创意辅助组,原生创作组指通过拍摄、剪辑、拼接、配音等传统方式制作的视频;AI生成组指通过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手段全部或部分生成的视频。

(三)格式与素材要求

1.参赛作品保证内容积极健康,传播正能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等相关要求,不使用国家领导人的视频或画面素材,涉及地图素材的须规范、完整使用。

2.视频须具备完整图像、声音和字幕,时长不少于2分钟,不超过5分钟,分辨率不低于1920 × 1080 。体裁可为混剪短视频、动画短视频、微电影(剧情类短视频) 、AI 短视频(人工智能生成短视频)和创意短视频(其它类别短视频), 格式为 MP4 、MOV 等主流媒体格式。

3.视频作品片头、正片、片尾层次分明,署名信息完整。画面清晰、干净,不带角标、台标、水印或 LOGO,不插入任何商业性广告。由AI创意辅助生成的短视频提交时须在视频中标注“本视频由AI辅助生成”。

(四)作品版权要求

1.作品须为2024—2025年创作的原创作品,版权明晰无争议,包括但不限于画面、音乐、字体版权及肖像授权等。由作品所引起的版权、著作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纠纷, 一切法律责任均由投稿者本人承担,且主办方将取消相关参赛资格并追回所获奖励。

2.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经主办方许可下, 无权以大赛名义进行任何商业性活动。获奖作品视为许可主办方以大赛名义在公共媒体进行展映、公益宣传、结集收藏等活动,作者保留作品的署名权和自行使用权。

六、时间安排

活动时间为通知发布之日起至6月15日,共分为四个阶段:

(一)网站报名阶段(通知发布之日起至6月8日)、

参赛者根据要求制作短视频作品,于6月8日前登录“第三届‘人文社科之光’湖南省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专栏(https://www.cnxxpl.com/rwskzg),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上传参赛视频及《参评作品信息表》(附件1)、《作品版权授权声明函》(附件2)进行申报。出现确认界面后,即视为报名成功。温馨提示:参评作品信息表需学校盖章,于6.6日上午前交到科技处(逾期自行负责),统一盖章以后再拿回去上传,电子版(视频+作品信息表)发送张慧雅钉钉。

(二)作品评审阶段(6月9日至6月13日)

主办方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审核并组织专家评审,选拔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作品奖,并从获奖作品中择优遴选作品推荐至全国参赛。

(三)参加国赛阶段(6月13日至6月15日)

国赛开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科联推荐和社会面自主申报两个渠道,未在省内获奖的作品,可由作品制作人或所在单位在国赛报名通道自行报名参赛。

所有国赛参赛作品均须在B站、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并添加大赛统一话题#人文社科之光#。视频发布后,通过大赛官方网站或官方微信公众号提报相关参赛信息。

1.网站报名:参赛者于6月15日前登录“人文江苏网”(https://rwjs.jschina.com.cn),点击“我要报名”,勾选参赛承诺书,并填写电子参赛报名表,出现确认界面后,即视为报名成功。

2.微信报名:参赛者于6月15日前关注“江苏社会科学普及”微信公众号,进入大赛专栏,点击“我要报名”,勾选参赛承诺书,并填写电子参赛报名表,出现确认界面后,即视为报名成功。

报名结束后,全国赛组委会将对作品进行评审,确定获奖名单并向社会公示。

附件1:第三届“人文社科之光”湖南省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作品信息表

附件2:作品版权授权声明函